董宇辉的败
董宇辉频频翻车。
文化人人设“岌岌可危”。
最近的一次是因为跟内蒙同事开玩笑争论“烧卖是蒸开的包子”被口诛笔伐。
(图源:与辉同行直播间)
接连的口误翻车,让董宇辉受到了更多审视和质疑。
这与此前的文化诗人、流量清流等风评已经不同。
距离与辉同行首场直播过去了100天。
这期间,他经历的舆论质疑声包括:一场让李娟想离场的尬聊,错误表达居里夫人发现的元素,回应网友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引发不满等。
(董宇辉回应网友提出的“能不能有全部不要添加剂的食物”,引发网友不满,认为这涉及他的知识盲区,尽量少说或别说)
风向转变了。
2024年7月21日,董宇辉在新办公室里,进行他在与辉同行的第一场直播。
从俞敏洪宣布为董宇辉买下与辉同行所需的7000多万元以后,舆论风向开始转变。
在此之前,董宇辉得到的几乎全是高度的赞许。
昨日,虎嗅APP发布有关采访董宇辉的文中写道,自7月底单飞后,董宇辉没有跟媒体深谈过。除了工作,他甚至避免见人。毕竟见面就意味着被询问,任何一次展开的对话,都可能成为舆论里的滔天巨浪,拍向对岸,或者再反弹向他。
(图源:虎嗅app)
“这两种结果,都不是我想看到的。”董宇辉说。
与辉同行的成
但看看与辉同行,从直接创造的业绩成果来看,仍是成功的。
第三方数据显示,双11大促期间(10月18日—11月10日)带货达人排行榜中,与辉同行首次进入双11榜单。
截至11月10号,与辉同行大促期间累计销售额超7.8亿元,排名第二,仅次于“新疆和田玉老郑”的7.98亿元。
双11当天的直播,董宇辉并没有坐镇,与辉同行方面也透露,他们没有特别参与平台双十一的活动,货盘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。
哪怕是游离在双11之外,仍然抵挡不住与辉同行的超高转化率。
从第三方数据平台可以看到,在独立运行的100里,不包括文旅产品及橱窗的销售额,“与辉同行”直播带货总GMV也已经超过15亿元。
100天中,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观看人次超过12亿,场均在线人数达5万。
“与辉同行”账号涨粉近300万,累计粉丝已近2500万,接近董宇辉个人账号的2688.7万粉丝。
而离开董宇辉的东方甄选却没进入双11榜单前10。
#东方甄选交个朋友掉出双11带货前10#的词条冲上热搜,引起关注。
这也反映出个人IP对公司的影响之大。
成也董宇辉,败也董宇辉
董宇辉的独立之路,并不算顺利。
董宇辉7月份离开东方甄选单飞,很多声音的质疑是——他是否能应对商业资本的世界,独立掌舵一个市值庞大的公司?
外界对他的定位,仍然是个人IP、流量清流,而不具有企业家属性。
可以得知目前与辉同行已经梳理出了经营管理的条条支脉。
据虎嗅APP发布,董宇辉要求业务线的同事在农产品的供给量上保持克制,在产品的描述上保持克制。他甚至要求在员工人数上、以及业务增长上都要克制。
(图源:虎嗅app)
“克制”一词董宇辉多次提及。“克制也许还有一层对自己的暗示,只有克制,一个大主播才不会轻易碎掉。”
归根到底,与辉同行几乎与董宇辉划等号,属于典型的“个人经济体”。
如果组织的命运维系在个人IP之上,那么不管这个人的IP是大还是小,他都是个人经济体。
显然与辉同行的发展和命运,高度依赖和绑定董宇辉,而不是维系在运营系统之上,属于“假企业真个体”的类别。
同样的例子,如罗振宇的《罗辑思维》运行了10年,产生了巨大的收益,让罗振宇成了典型的个人经济体。
2022年12月,罗振宇宣布《罗辑思维》停更,这个“经济体”当天停止经营。
但罗振宇创办的得到App则减少了对罗振宇个人IP的依赖,其运营并不会受罗振宇个人的影响。
与辉同行未来发展如何,关键还在于董宇辉会如何走下去。
罗振宇双11人人董宇辉经济体发布于:广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